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发展历程
    • 组织机构
    • 学校标识
    • 校区展示
    • 合作企业
    • 学员风采
    • 合作单位
  • 课程中心
    • 学历提升
    • 会计考证
  • 新闻中心
    • 校区新闻
    • 招考信息
    • 报考答疑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留言建议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重庆成教本科-成教专升本-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 校区新闻
  • 招考信息
  • 报考答疑

校区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区新闻

产业复苏春天里 秀山多点发力促复工复产见实效

时间:2020-03-26 点击:

 秀山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从旅游、农业、工业等多点发力促复工复产,尽最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春天的脚步,并未因为一场风雪而停滞。明媚的春光中,边城产业全面复苏……
 
  三大景区开放 项目运行如常
 
  3月20日,秀山县洪安镇三省风情街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台工程机械奔走往复,轰鸣阵阵。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力争早日把损失的进度补回来。
 
  三省风情街是洪安边城景区着力打造的核心旅游项目。而后者是秀山打造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自3月5日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坚持每天对工地及工程机械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两次测量工人体温,力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除了项目工地,洪安镇的人气也逐渐开始恢复。著名的拉拉渡口,拍照、坐船的游客日趋增多。附近的民宿、餐馆、特色工艺品商店也相继开门迎客。
 
  近年来,秀山坚持“大边城”全域旅游思路,着力打造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逐渐成为全县重要的产业支柱。
 
  作为我市首批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秀山早在2月26日便恢复了县城西街、洪安边城、川河盖三大景区的开放。所有旅游配套设施已正常运营。
 
  目前,全县10个续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已全部复工。年内计划新开工的13个重点旅游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着眼困难群体 助力脱贫增收
 
  洪安边城景区所在洪安镇近年来致力于全域旅游发展,坚持走农旅融合之路。茶叶种植加工,成为当地农旅融合的重要抓手。
 
  3月,时值春茶采摘最佳时节,一座座忙碌的茶山,成为洪安一景。全镇5家茶叶企业如今已全部恢复正常生产。400余名工人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采茶制茶,做到了不违农时。在这些企业务工的该镇建卡贫困户,九成以上已经复工。
 
  “采茶制茶季节性很强,早了晚了都不行。今年3月5号复工,实际比去年开工还早了5天。今年加油干,说不定收入比去年还高!”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员工、洪安镇溜沙村新寨组建卡贫困户翁碧蓉说。
 
  翁碧蓉家中有6口人,2014年因家中父母多病且孩子正在上学致贫。为照顾父母和孩子,翁碧蓉难以外出务工。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将她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用于茶叶种植后,勤学肯干的翁碧蓉便成了公司的采茶女,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去年开始,她又参与到公司的茶叶加工中,收入实现新增。
 
  “脱贫不能因疫情拖后腿!”洪安镇相关负责人说。疫情期间,该镇对辖区以建卡贫困户为主的困难群众就业需求进行了全面摸底,为320余人提供了精准就业服务。
 
  农企全面复产 不误春耕春播
 
  忙着采茶的不仅是洪安人。在全市深度贫困乡镇隘口镇,秀山县民蕊农业有限公司从3月2日便开始组织人力采摘茶叶生产春茶。采茶过程中,村民们始终戴着口罩,并保持着安全的作业距离。
 
  民蕊农业是隘口镇新院村村集体经济合作企业。新院村有茶叶基地1600余亩,茶叶是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每年立春之后,便是春茶采摘旺季。
 
  “我们一天可以采茶叶3斤左右,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在基地务工的新院村建卡贫困户喻廷芝说。
 
  据隘口镇党委书记刘红明介绍,新院村茶叶基地今年开采茶叶面积共有400余亩,预计鲜叶产量达50余吨,可产干茶10余吨,产值可达360余万元。
 
  秀山是全市茶叶种植规模最大的三大茶叶综合示范区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伴随3月中旬部分乡镇移栽完成,全县茶园总面积将突破14万亩,茶叶采收面积6万亩,预计全年可加工干茶6000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
 
  洪安、隘口的茶叶产业,是秀山现代农业复工复产,全面复苏的缩影。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企业是秀山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秀山共有市级涉农龙头企业9家,县级龙头企业71家。在当前的春播备耕农忙季节,这些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
 
  目前,秀山正致力于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建设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电商物流不断 满足物资保障
 
  融合着多个行业的旅游是秀山的“金山”,而电商则是秀山的“银山”。“一脚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秀山,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区位交通中心,与黔东、湘西、鄂西接壤,其省际边界线长达321公里,边贸历史悠久,素为武陵山区物资集散地。
 
  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因物流而起,随商贸而兴,农村电商全国驰名,逐渐成长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物流行业直面千家万户,关联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最后一公里”,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位于秀山物流园区的顺丰、京东两大物流企业,早在2月3日便复了工,成为周边地区最早复工的物流企业。在防疫局面最为严峻的阶段,大量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辗转秀山,送到各地群众手中。
 
  随着入驻企业陆续复工,园区积极响应、细化举措、严密防控,为入驻企业复工提供指引,积极帮助入驻企业创造安全有序的复工复产环境,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做到疫情防控与复工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同时,积极帮助电商、物流企业解决招工、运输、销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推动加速复工,满足物资保障,帮助当地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快速销售。
 
  园区936家企业(商户)中,目前已复工复产企业907家,返岗员工5560人,复工率达96.9%。14个在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工人986人(含农民工),复工率达100%。
 
  企业相继复工 工业逐步回暖
 
  3月16日,秀山首个口罩生产企业——迪芬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次性防护口罩生产线投入试生产。经过入料、折叠、压片、耳线焊接等10余道全自动工序后,首批“秀山造”口罩下线。
 
  疫情期间,口罩成了最为紧俏的防护用品之一。秀山加大招商力度,成功引进重庆迪芬特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正式投产后,日产口罩可达13万只,完全能够满足全体秀山人防疫之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发展质量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面貌。在秀山“工业强县”的“主战场”秀山工业园区,工业正在回暖。园区已有57家企业复工,复工率在95%以上。5个在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
 
  来自秀山县经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县中小企业524户,复工企业489户,复工率93.%,从业人员10867人,返岗率96.6%。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7户,包括电子类企业5户、消费类企业18户、医药类企业2户、材料类企业26户及能源类企业16户。从业人员8063人;规下工业企业457户,从业人员2804人。截至2020年3月12日止,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67户(2户因环保和拟下规不纳入统计),复工率100%,已复工复产人数7935人;规下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422户,复工率92.3%,已复工复产人数2567人。返岗率91.5%。
 

关键词:

上一篇: 缙云山综合提升项目加快推进 预计年底建成投用
下一篇: 陈敏尔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
  • 首页
  • 学校概况
  • 课程中心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电话:023-8931 9015 / 133 6802 3298

江北校区:江北区嘉陵五村26号(江北区委党校内)

弹子石校区: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商务大厦A座6楼

永川校区:永川区昌州大道西段41号E幢1-3号

合川校区:重人科前门育才天街9栋二楼2-1

歇台子市委党校校区:九龙坡区渝州路126号市党校科技大楼11-2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江北财经

为重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培养更多高级金融人才,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 校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重庆教学部办学 6 年的基础上,经重庆市教委、江北 区教委批准同意于 2013 年 3 月正式落户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
办学许可证号: 教民 150010570001498 号

江北财经微信
Copyright ©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 渝ICP备18007761号-1 | 技术支持:重庆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