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当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最后关口守护者

时间:2020-03-16

 重庆市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市森林数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摄/高志相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12日,北碚在澄江镇植树,为缙云山添绿;江津在石蟆镇造林,为产业发展添力;渝北在玉峰山植绿,为生态修复添彩……在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节来临之际,虽处于疫情期间,但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下,我市各地仍就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全市生态建设的氛围正在日益高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林业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高质量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打赢打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生态保护与修复、产业扶贫等工作,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决心和姿态砥砺奋进,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生态建设“主力军”力量,当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最后关口守护者。
 
咬定目标不放松,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0年是全市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三年攻坚战的决胜之年,面对疫情“大考”,我市春季植树造林虽然受到影响,但我市咬定目标不放松,国土绿化年度目标没有变化——全年完成营造林640万亩,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
 
“目前,随着我市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各地正在抢抓时机,统筹推进各个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市林业局生态处处长杨德敏介绍,各地已组织规划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2020年营造林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作业设计,把各项营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图斑,力争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把滞后的进度补回来,确保如期完成国土绿化目标。
 
“从2月上旬开始,我们一些疫情风险较低的区域,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就开始陆续进行植树造林了。”云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该县国土绿化任务是16.8万亩,目前造林约1.5万亩,进度有所滞后。云阳已向全县人民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参与到义务植树中。同时,正加紧推进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专业队造林,“我们立下了‘军令状’,坚决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土绿化目标任务。”
 
据悉,截至3月10日,全市春季造林复工区县38个,复工率达100%;全市营造林专业队1145个,复工率95.6%。38个区县已制定春季义务植树方案、落实集中义务植树基地52个。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10万亩。
 
“今年,我们不仅要在量上如期完成国土绿化目标任务,还会在质上下功夫,推进乡村绿化和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美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全面小康添彩。”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加快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市还将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林业项目、广阳岛片区生态修复及造林绿化等工作。
 
“我们将适时启动实施长江重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在长江沿线打造峡谷生态景观、深丘生态产业、城乡生态屏障,力争到2022年,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2030年达到60%以上,在长江两岸将形成‘层林叠翠、四季花漾、瓜果飘香’的美丽生态林带、绿色发展示范带。”该负责人说。
 
启动全市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实现分级分类分区管理
 
一个地方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森林公园还是风景名胜区,这样的事情在以前很是常见,不少当地人还“引以为豪”。
 
但实际上,由于各类自然保护对象的保护标准不一,例如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更严格,而对风景名胜区的可利用色彩更多一些,因此这类各种“名头”交叉重叠的现象,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混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影响。对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我市将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指导意见》,进一步启动相关工作,规范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矿山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和保护管理,实现自然保护地的分级分类分区管理。
 
同时,我市将继续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排查和问题整改。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实施缙云山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目前,我市已启动建设缙云山黛湖生态修复工程(金湖湾示范区)、缙云山生态搬迁异地迁建房、缙云山环山生态绿道(北泉村示范段)、山城步道(金刚碑—北温泉公园段)等整治提升项目,并在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实施了原住居民生态搬迁试点,已签订协议419户、1094人。
 
此外,我市还将全面落实《重庆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湿地总量管控,开展湿地保护率调查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及评估,为加强其保护打下基础。
 
持续深化改革,成功经验全面推开
 
去年,我市实施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成森林覆盖率目标确有实际困难的区县,可以向森林覆盖率高出目标值的区县购买森林面积指标,计入本区县森林覆盖率。
 
2019年3月27日,江北区与酉阳县签订了我市首个“横向生态补偿提高森林覆盖率协议”,按照协议,江北区向酉阳县支付7.5万亩森林面积指标价款共1.875亿元。此后,九龙坡区政府与城口县政府、南岸区政府和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与巫溪县政府等,先后签订了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方式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市林业局林改处处长张来国介绍,今年,我市将加快落实市政府印发的《实施横向生态补偿提高森林覆盖率工作方案》,协调、组织有关区县推进实施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签订补偿协议,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与之相似的还有非国有林生态赎买改革试点。张来国说,我市从2018年起开始启动该项改革,陆续在武隆、长寿、綦江、彭水、北碚、石柱等地进行了试点,通过赎买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的非国有林地,一方面把赎买后的林地保护起来,得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支付合理的赎买价格,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此外,结合“三变”改革,不少农户又将部分赎买收入作价入股,参与当地旅游等产业发展,有了更加稳定的收入。
 
今年,我市将继续扩大非国有林生态赎买改革试点范围,在城口县、巫山县等重点生态区位开展10000亩非国有林生态赎买工作。
 
今年,我市一系列林业改革的时间表都已出炉。林长制方面,将力争到2020年6月,全面完成主城“四山”涉及区及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大巴山、七曜山、大娄山涉及的万州区、巫山县等15个区县林长制试点工作任务,全面总结林长制试点工作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成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将探索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持续深化林业“三变”改革。抓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指导国有林场编制修订森林经营方案并监督实施,支持国有林场依规开展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抓好集体林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完成3个国家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11个市级集体林业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
 
林业“放管服”改革方面,将按照“证照分离”改革要求,细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争取将涉林事务审批时限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扶贫项目重点保障,开设绿色通道,一事一议,及时办理。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原本以为疫情不结束,就没办法继续生产,没想到林业专家们还专门跑到酉阳来指导我们春耕生产。”近日,在酉阳县车田乡清明村,市林科院的叶用枸杞团队来到田间地头,为当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现场指导农户利用现有土地规范整地、集约化栽培,对现有枸杞芽菜基地清园防虫防病、松土除草、科学合理施肥等。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如何巩固我市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农户的持续稳定增收至关重要。
 
“清明村的叶用枸杞发展初见成效,如果置之不理,很容易使产业发展受限,贫困户面临返贫风险。”叶用枸杞团队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清明村发展120亩叶用枸杞,年均亩产值超过8000元,带动50户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20户。“我们这次来,就是要持续帮扶他们,让当地叶用枸杞产业越做越大、越来越强。”
 
据介绍,为发挥好林业扶贫的“生力军”作用,全市林业系统扎实推进“林业科技扶贫1000名专家进1000村技术服务活动”,市林科院2月以来已先后派出30名专家率领的团队,深入到区县、企业、乡村和农户提供林业科技指导服务,有力助推林业相关产业复工复产。
 
核桃团队科技人员深入黔江区黄溪镇三羊村核桃基地,现场培训区乡镇政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部分村民、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30余人,指导定植涉及核桃基地面积1000余亩;竹林培育与利用团队科技人员分批赴渝北区兴隆镇、涪陵区南沱镇治平村等地进行技术指导现场教学,助推春耕备耕工作。
 
“接下来,林业系统将继续在政策、产业、技术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壮大生态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培育壮大林业产业方面,我市将因地制宜布局林业生态产业基地,加大国家储备林等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同时,坚持“四个不摘”政策,继续推进林业生态工程、林业产业、林业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护林岗位开发与精准安排等9方面23项扶持政策和举措的落地落实,建立健全林业生态扶贫成果巩固长效机制,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扶贫“答卷”。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滥食野生动物是社会陋习,是造成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重要原因,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危险。据此,全市林业系统以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契机,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今年3月2日,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前一天,市林业局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市民从我做起、拒食“野味”,并公布举报电话,征集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线索,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同时,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我市全面禁止了食用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期间,市林业局还持续开展野生动物检查执法。每天检查调度各区县执法巡查情况,凡重大案情市林业局均派出专人赴实地检查指导。
 
截至3月10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6165人次,检查经营市场944个、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13106家(次),发现问题128个,整改到位128个,查办案件85件,对捕猎、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形成了威慑。
 
此外,为加大其他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我市将进一步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强化林地分级和差别化管理,启动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启动全市草原资源详查工作,摸清全市草原资源底数。同时提升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效果,加强联防联治和检疫封锁,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百日大行动”,坚决阻击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完善森林草原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
 

关键词:


上一篇: 重庆今年15.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扶贫 全年投入预计增长10%
下一篇: 上门服务、减少审批......重庆环保系统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版权所有: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联系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商务大厦A栋6楼

联系电话:18108358180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50010570001491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