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长寿社会组织多点发力战疫情促脱贫谋振兴

时间:2020-03-18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近年来,长寿区民政部门不断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服务,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蓬勃发展的社会组织,成为当下活跃在长寿脱贫攻坚和防疫一线的重要有生力量。
 
防疫一线展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长寿区爱心帮扶协会积极开展以“抗击疫情,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疫情帮扶活动,为一线防疫战士加油,为共抗疫情出力。
 
2月22日,该协会组织4名理发师来到新市街道,为战斗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民警、志愿者共81人,开展了历时7个半小时的义务理发活动,让他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继续投入防疫工作中。此外,该协会还积极发动会员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累计募集捐款1.2万元、物资折价3.3万元,捐赠给相关机构用于防疫工作。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疫情期间,长寿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号召全体会员积极用笔墨当武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短时间内会员们创作了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鲜度的诗词、书画、音乐、散文等文艺作品。
 
长寿区摄影家协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摄影家们用镜头定格感动,用相机捕捉行动,用影像传播正能量,第一时间创作出大量优秀摄影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摄影家协会等媒体上,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寿区各类社会组织坚决服从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担当作为、行动迅速、凝智聚力、发挥优势、筹资捐款、履行责任、助推复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献策献力。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1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动员引导600余家单位会员、3000余名个人会员,投入人力6000余人次,参与疫情公益防控累计支出超过3000万元,创作防疫文艺作品93件,支持帮助19个社区,10万余名群众做好防疫宣传、消毒、排查等工作。
 
脱贫攻坚献力量
 
广大社会组织不仅在防疫一线展现自己的风采,也是脱贫攻坚中重要的有生力量。
 
1月13日,长寿区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到万顺镇开展第十四届保险宣传周暨爱心公益慰问活动。22家保险企业员工向群众普及保险知识,增强群众保险意识,看望慰问当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特殊家庭和残疾人。
 
类似活动不胜枚举。去年以来,长寿区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响应区民政局、扶贫办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充分发挥会员单位优势,积极开展扶贫活动,累计公益扶贫支出22万元,为助力长寿区脱贫攻坚贡献了应有力量。
 
行业协会的踊跃参与,离不开主管部门的引导动员。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长寿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全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出台《长寿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关于社会组织结对帮扶脱贫村的通知》,引导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对开展帮扶。长寿区商业联合会、长寿区爱心帮扶协会等40个社会组织,与全区10个贫困村分别结对帮扶,实现了每个脱贫村至少有3-5个社会组织进行结对帮扶。
 
长寿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募集扶贫资源、运行扶贫项目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开展了结对帮扶、产业扶贫、志愿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捐助扶贫、音乐义演、大病救助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诗词创作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扶贫行动。去年以来,共有122余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扶贫公益支出160余万元,开展各类公益扶贫活动30余场次,实施扶贫项目31个,惠及困难群众6000余人次。
 
社会工作大展拳脚 助力长寿乡村振兴
 
社会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长寿区大力引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以社工室为平台,以社工为桥梁,以社工项目为引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村民自立自强、发展互助、民主议事意识,做好资源嫁接,助力乡村振兴。
 
在龙河镇四坪村,村委会在社工资源链接的帮助下,与重庆品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手组建起重庆肆苹实业有限公司和重庆肆苹劳务合作社,解决村民劳动就业560人,其中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就业48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6万元,村民人均增收约3000元。
 
四坪村的振兴是长寿区依托社工组织,坚持资源链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生动范例。全区探索链接社会资源组建村级集体公司,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筑巢引凤,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围绕生计发展、增加收入、盘活乡村资源等方面,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增强村民群众归属感。
 
社会工作的勃兴,得益于人才的支撑。长寿坚持谋划在先,健全组织培养社工人才。全区目前已建成镇级服务中心19个、村(社区)社工服务室138个,发展本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8家、志愿服务组织32支,社会工作人才3907人,持证专业社工人才334人。其中农村社会工作者900余名。广大长寿社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激发村民拼搏向上、积极作为的内生动力。
 
长寿充分发挥社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协助社区搭建协商平台,积极培育孵化基层社区组织,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开展服务,通过“三社联动”机制,采取创新性的“专业社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村民委员会+社区社工室”治理模式,充分利用社工协同治理能力,结合村干部的基层经验,积极调动志愿者广泛参与,激发群众性自治组织活力,将村(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提升社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以贫困人群、农村“三留守人员”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深入开展关心关爱、政策宣讲,为村民提供各类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延伸基层民政工作“手臂”,增强民政服务可及性,帮助群众树立积极心态、修复社会功能、增强发展能力,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去年,长寿还投入800余万元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实务领域。着力搭建政府主导的社工项目管理平台,建立区、街镇、村居、社工机构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区民政局统筹协调、镇(街)日常监管、村(社区)负责承接、社工机构具体实施的四级联动管理模式,完善从项目的设计、招标、实施和评估实行多方联合的可协商、可督导、可监管的动态管理模式,确保结合项目实施地实际情况引入对口的专业社工人员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关键词:


上一篇: 创新多元化养老模式 不断提升老人幸福感 大足养老服务绘新篇 托起最美夕阳红
下一篇: 重庆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六项重点任务

版权所有: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联系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商务大厦A栋6楼

联系电话:18108358180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50010570001491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