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英雄凯旋 重庆133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返渝

时间:2020-03-20

 3月18日傍晚6时19分,满天红霞,一架白色的飞机缓缓降落在江北国际机场。

 
“唰!”两辆消防车在飞机两侧喷出高高的水柱,形成一道“水门”,重庆用民航界的最高级别礼仪“过水门”为凯旋的英雄“接风洗尘”。
 
飞机上搭载的是重庆市第四批和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33名队员,他们也是重庆首批从湖北返渝的医疗队员。在湖北抗疫期间,他们主要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和沌口方舱医院接治患者。
 
三次请战
 
“只要国家需要,自己就到哪里”
 
走下飞机,重庆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钮柏琳满心感慨地说:“一是感动,武汉经历这么大的磨难,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武汉重新站起来了!二是感谢,我们全队队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把各项任务出色完成了。”
 
其实,面对未知的病毒,谁不害怕?“但作为医生,我们责无旁贷。”钮柏琳说,让他最为自豪的是,队员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重庆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曾三次写下请战书。第一次是首次进东西湖方舱工作时,医疗队19名党员写下请战书,请求第一批进舱;第二次是医疗队在完成东西湖方舱的工作后,医疗队请战用已有经验去支援新的方舱医院工作,并在从东西湖方舱撤出的当天就投入沌口方舱的工作;第三次是3月8日,随着沌口方舱的休舱,医疗队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于驻地休息待命时再次写下请战书上前线。
 
钮柏琳介绍,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启用初期,队员们克服了物资、环境、心理三重压力,成为首批入舱收治患者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而在2月17日接到调令的当天,医疗队未经休整直接奔赴沌口方舱医院,作为当时该院唯一一支经历过实战的医疗队,大家积极利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医院完成硬件环境改进、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等各方面的工作,被武汉当地称为“半个东道主”。
 
在钮柏琳的带领下,医疗队组织拟定了方舱医院的医疗核心制度,解决了医疗队各自为政、信息不对称的缺点,提高工作效率;组织成立医疗专家组,实时跟进诊疗指南,推进科学施治;每日会诊讨论复杂病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这些管理运行模式也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学习的“样板”。
 
日前,重庆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热泪盈眶
 
“我们只是做了医者该做的事”
 
“阳光让白衣天使们的笑脸更灿烂了!武汉人民感谢你们!”“我们都想去送送你们。你们的勇敢和善良,我们铭记于心!”……在出发返渝前,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阙秋红不断收到病友们的告别祝福。
 
面对病友们最真挚的谢意和祝福,阙秋红热泪盈眶:“我们只是做了医者应该做的事。武汉会越来越好的!”
 
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负责沌口方舱医院3个病区的213个床位,是方舱医院5省(市)医疗队中负责病区最大的一支医疗队。
 
200多号病人,情况各不相同。只有把所有病人的职业、年龄、病情等情况弄清楚,才能为后续的治疗、心理援助等提供基础。于是,阙秋红花了两天时间,仔细摸排每位病人的情况。
 
了解到病区有23名党员病人后,阙秋红牵头成立了病区临时党支部,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并选出了宣传、组织、生活支委等。
 
“我们还有党员志愿队。”曾任病区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的冯超(化名)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大家各自发挥特长,有的宣传抗疫知识和政策,有的负责领饭、水电等生活服务,有的组织文娱活动……临时党支部将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患者柳东(化名)说,3月8日病友们和医护人员合唱了两首歌曲——《我的祖国》《不放弃》。在医疗队离开武汉的这天,柳东用微信再次把这段视频发给阙秋红,并说:“这是我们的心声。谢谢祖国!谢谢所有医护人员!”
 
“同饮一江水,汉渝一家亲。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我会把这段经历,讲给我的孩子听,并告诉她,她有一个多么伟大的祖国。”阙秋红回复。
 
最大牵挂
 
“泪点怎么越来越低”
 
面对病毒时,他们是勇猛的战士,可内心却有一片柔软。
 
在沌口方舱医院时,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周丽丽有一次出消班(即给出院病人消毒)。病人由医护人员送至大门口,安保人员核对其身份信息后再依次走出来,在指定的位置,周丽丽用酒精喷洒病人全身和随身携带物品,并对每个人都由衷地道了一声:“恭喜你出院了!”这时,病人却对着她深鞠一躬,这一简单的动作却让周丽丽泪目。“在武汉待久了,泪点怎么越来越低?”周丽丽说。
 
让周丽丽最牵挂的是她15岁的儿子。出发去武汉前,她才将出征的消息告诉了儿子,儿子很支持她,还安慰她道:“妈妈你放心去吧,我在家里一定好好学习。”
 
在武汉时,周丽丽每隔一天都会与儿子通个电话,“你要认真学习,还要带婆婆下楼走走,知道吗?”
 
儿子话不多,却在母亲离开后一夜长大。
 
3月16日,周丽丽告诉儿子自己第二天就会回来,然而行程推迟了。儿子主动打来电话关心:“妈妈你怎么还没回来?”这让周丽丽满心感动。
 
钮柏琳内心的柔软则是2岁的女儿。由于妻子也是医生,工作非常忙,加上特殊时期要尽量少接触家人,所以钮柏琳一周只能通过视频“见”女儿一面,可女儿顽皮,往往面对镜头,马上就跑开了。但每次视频结束后,女儿又会向妈妈嚷着“爸爸、爸爸在哪儿?”
 
在凯旋的队伍中,个子不高的尤清站在后排,和证件上的照片相比,她明显瘦了许多。对尤清来说,她回家最希望的就是吃到妈妈做的菜,“出来这么长时间,最想吃妈妈做的菜了,特别是回锅肉、红烧肉!”
 

关键词:


上一篇: 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99.9% 阶段性免减返缓社保费政策助企业渡难关,不影响职工个人社保待遇发放
下一篇: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重庆开放及商务物流要抓紧做这些事

版权所有: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联系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商务大厦A栋6楼

联系电话:18108358180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50010570001491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