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重庆形成"大救助"格局 23万余名扶贫对象纳入低保

时间:2020-03-21

 2020年重庆全市民政工作暨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视频会议召开。会上,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步新就2019年工作情况、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和2020年民政工作作通报。其表示,2019年重庆“大救助”格局基本形成, 23.05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低保,1.19万扶贫对象纳入特困供养,社会组织累计实施扶贫项目1300余个,投入扶贫资金超过10亿元,民政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发挥。

 
唐步新介绍,2019年的民政工作中,重庆加快构建“大党建”格局、基本形成“大救助”格局、已具“大养老”格局雏形、初步建立“大关爱”格局、加快构建“大治理”格局、持续推进“大服务”格局、快速推进“大数据”格局、逐步夯实“大保障”格局等八“大”格局。
 
视频会上,唐步新谈到,“大救助”格局基本形成,在重庆的石柱、城口、巫溪、酉阳、彭水等区县多措并举实施兜底保障,助推本地全面摘帽。而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440元,城乡差距缩小到1:0.76。
 
针对特困人员,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4元,同比增长5.6%。支出临时救助金3.3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2.74万人次。发放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1.13亿元,惠及城乡困难群众104.46万人。其中,梁平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救助。全面推广永川“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群众救助更加便捷、精准、高效。大足、武隆等12个区县完成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设,精准救助率大幅提升。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重庆市民政局及时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及时将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截至目前,新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5327人,实施临时救助2.28万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9908.27万元。
 
“民政服务机构有人员密集、环境封闭、高危易感、防护脆弱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疫情期间,重庆民政部门构建的八‘大’格局,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 唐步新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1月25日起重庆市全面实施民政服务机构封闭管理,坚决执行暂停来访探视、暂停入院咨询接待、暂停接收新入住、暂停院内集中活动、暂停外出人员返院“五个暂停”措施,切实外防输入。截至目前,全市1987家民政服务机构、3934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均实现“零感染”。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唐步新表示,在全力做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的同时,将突出抓好“1+5+6” 民政工作,即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抓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儿童福利、防范化解风险5项重点工作,抓细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婚姻登记、流浪救助、残疾人福利、慈善福彩6项专项工作,全面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上一篇: 市发展改革委邀请市民建言重庆“十四五”规划
下一篇: 陈敏尔唐良智向重庆市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致欢迎信 春暖花开 英雄归来 全市人民欢迎你们平安凯旋

版权所有: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联系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商务大厦A栋6楼

联系电话:18108358180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50010570001491号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