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的号召,紧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现实困难及紧迫需求,立足医疗器械、医疗康养等区级创新平台,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科研项目应急研究,切实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人科智慧”。
一是迅速有力部署。疫情发生后,学校紧急启动校级疫情防控科研项目应急攻关预案,成立疫情防控科研项目应急攻关领导小组,整合科研资源,集中学校科研力量,共组织学校科研团队负责人20人,召开远程视频专题会议3次,在较短时间内确定了疫情防控科研项目应急攻关领域和研究方向。
二是科学合理立项。按照“科学发展、重点突出、应急实用”原则,重点围绕疫情应对、医疗器械、医药健康、体育锻炼、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等5个领域,借助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工学、医学、体育运动学等6个学科交叉优势,立项疫情防控应急攻关课题10个,重点探索疫情防控对策,分析“疫”期复产复工策略,思考“疫”后社会治理管理措施,力争使研究成果在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上集智发力。
三是分类逐级资助。坚持以疫情防控问题及效果为导向,以疫情防控紧迫需求为牵引,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方式,单独校级立项,并将项目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2个大类和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青年项目3个级别,分类给予最高2万元、8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增强教职工参与疫情防控科研的积极性,保障疫情防控科研应急项目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