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境外师生归类研判,厘清当前防控工作重点。将“外防输入”作为当前防控工作重点,专题研究学校境外疫区国师生返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对学校外教30人、留学生77人、中方境外教师280人、中国留学生357人的行动轨迹动态掌握,畅通联络沟通机制,特别对境外重点疫区国师生的动态轨迹和健康状况、回国师生的健康状况建立台账,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是建立“家-校”“校-校”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安排各院系辅导员与境外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互通信息,共同做好防控工作。学校与中方境外学生的高校加强联系,对70余所国外高校发布《四川外国语大学致合作高校的一封信》,进一步深化疫情防控的校校合作,恳请合作高校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师生有需求时能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
三是制作境外师生疫情防控指南,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发布《致四川外国语大学海外师生的一封信》,倡议海外师生重视疫情发展,了解新冠肺炎预防相关知识,沉着应对;适度运动、均衡营养,提升自身免疫力,做到有效防护;与家人、学校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双方学校、中国驻所在国家使领馆和当地政府发布的各类通告。同时学校还开通心理辅导海外热线,收集并公布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中国驻多国使馆领带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统计境外师生对防控应急物资的需求并积极筹措,加强对境外师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四是组建多语种志愿服务团队,担当起外语院校责任。及时对在渝师生情况进行摸底,号召师生发挥专业优势,组建外语志愿服务团队待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目前,学校为上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在渝外籍人士提供机场志愿者服务、国际社区口译服务多次,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提供发热门诊标识、隔离病房标识、外籍人员登记表等6个语种的外语翻译服务。
|